最近手頭在看的書很多,床頭書、「待機」書(沒上網時看的)、廁所書、起居室書等等,除了放起居室那本《這樣說,教出令人稱羨的孩子》看完以外,其餘都只看一半。

剛剛陪孩子睡覺,把《來不及穿的八號鞋》又讀了四分之一。

誠如推薦序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所言(
相關連結):


讀完《來不及穿的8號鞋》那天,正好和幾位七旬女士談話,聊到如何面對老年、如何坦然接受大限等問題。她們一致認為「看子孫成長」最能讓人安心,唯有想到生命已在孩子身上獲得延續,才能稍稍寬減對於衰老或死亡的恐懼。

如果像書中故事──子女先己而去呢?

離婚的母親無微不至地照料兩個兒子,他們是生活的寄託,是所有勇氣與希望的來源。但她竟然在熟悉無比的湖濱假期中,瞬間失去其中一個。

大家都沉默了。許久之後,才有人低聲說:「太殘酷了,連想都不敢去想。」
失去孩子的傷慟無可比擬。總在預料之外,讓人措手不及,生活的重心和目標頓時抽空,並且不停地質疑自己未盡保護之責。

因為太重要、因為太愛他們、因為無法想像失去他們的可怕,父母總是希望把孩子永遠地隔絕於危險之外。許多父母始終無法放手,即使已經長成青少年了,還是不准孩子下水、不能騎車、不能露營、不能旅行、不能單獨外出……,總之不能參與任何有風險的活動。更甚者,恨不得連戀愛、工作、人際都幫孩子策劃妥當,以免他們受到任何形式的傷害。....



這篇序文寫得太好了,把普天下父母的心深刻赤裸地表達出來。讀著故事,我一邊拭著眼淚,一邊心裡暗暗發誓: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人事物......


很愛Dylan,超級超級的愛。因為他,我熬過了初期哺乳的辛苦,努力K教育書,努力「照書養」。一切就是希望他成為有自信、開朗樂觀的快樂孩子。

因為孩子剛出生時篩檢曾有異常,所以會去想,萬一這麼摯愛的孩子出了什麼差錯,我一定沒辦法原諒自己,寧可同歸於盡....

他是那樣的愛我,柔軟潮濕的小手總是緊緊的握住我的指頭;疲倦時賴在我身上不願下來,那顆可愛的頭顱依偎在我的肩膀上;有時候一下衝過來對我張開手喊:「hug、hug!」或者睡覺時突然伸手攬住我;有時莫名冒出一句:愛!(睡前,我常會問他:愛不愛馬麻?然後,「規定」他要說「愛」。不知道他是真的有點懂「愛」的意思呢,還是認為講「愛」,就是可以睡覺喝ㄋㄟㄋㄟ啦還是怎的?).....這一切在在讓母親的心滿溢無可名狀的幸福與感動。

不禁想,爸爸媽媽也是像我愛Dylan那樣的愛我啊!!如果我的孩子有個怎樣,而我,又心灰意冷想跟著孩子怎樣....那我的爸爸媽媽怎麼辦呢?會跟我一樣心痛難受啊!!

愛孩子,就不能溺愛他;有健全的人格,在社會才容易立足,才能體會愛人與被愛,才能愉快樂觀的過一輩子。 

 


因為看書看得心裡千頭萬緒難以釐清,所以說是「雜感」,真的很雜,原本不想發表,但....既然寫了就發了吧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brina650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